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杨仪凡 通讯员 黄超 周恒军
随县吴山财政所有这样一个人:人在财政不为财,理财护财不图财,一腔真爱为财政,无私奉献财政情。他就是王和兵,1970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1993年10月参加工作,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吴山镇财政所任预算会计、副主任,现为吴山镇财政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在工作中,他勤于思考、善于落实、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坚定信念,为吴山镇的财政事业倾注心血和汗水,作出了很大贡献。
扎根山区服务民生 29年前,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吴山财政所,王和兵就暗下誓言:作为财政人,一定为吴山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29年来,他努力工作,为历届政府提供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意见,尤其参与制定了吴山镇人民政府组织规划的“资源富镇,城建美镇,养殖兴镇,商贸活镇”的战略蓝图。在他和财政所一班人共同努力下,财政的杠杆、酵母作用终于显现,吴山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由当年不足三十万元的贫困小镇变成了年收入近1.2亿元的镇域经济“小老虎”。
他始终把提高百姓的福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百姓的心中。去年根据随县政府会议精神,他积极参与了镇纪委组织的工作专班,将近年来的移民直补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了检查,收回、清退的移民直补资金共达8万余元,并如期上缴到县纪委指定的专户,保证了民生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将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落到了实处。
他在驻点村星火村红红火火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香梨种植基地建设过程中,从项目筛选、精准选址、规范程序到争取资金、指导运作等环节都全程参与、积极作为。他多次邀请市县农业技术部门对土壤、气候、水质等资源采取测土配方加强论证确定品种;结合村情根据产权制度改革精神,帮助理顺流转土地、规范承包合同,认真选址;争得政府支持,及时安排市场监管、农商银行、水利、交通、民政、扶贫等部门用活用足政策,保障项目健康落地。在项目前期无收益情况下,建议按股份多少划片经营管理,将前期投入各自分担,减少成本,同时指导合作社前期套种瓜果、花生、芝麻等作物,增加收入,确保利润最大化。
率先垂范忘我工作 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不管是在年初预算,还是在年终决算工作中,他总是认真指导同事,从不草率,严格按照上级精神及本镇实际进行测算、编制,为确保全镇年度综合预算平衡做了大量工作;在专项资金结算及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他要求经办人员做到谨慎、细致,从未出现业务处理错误现象;在年初财政信息报表工作中,他精心辅导,科学编制,编报质量在全县评比中总是名列前茅。
工作中,他率先垂范、默默奉献,把作风建设放在严谨细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近几年来,由于单位人手不够,他一个人顶几个人用,从来没有休过一次年休假。在具体业务、招商、观摩、单位创建、驻村帮扶等方面,他都是负总责、亲力亲为,很少有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虽然财政作为公共财政事务的受托管理者,在财政事项监管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掌握着不同程度的公共权力,但他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的职业操守,并时刻牢记“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谆谆教导,切实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近年来,他努力做到创新思路,转变职能,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优势,积极探索“做大财政蛋糕,做小财政供养系数,做优财政资源配置,做强财政社会保障能力”的财政经验,为构筑镇级特色公共财政框架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作为业务主管部门,针对本镇“零户统管”“三资监管”工作流于形式,他提出了“收入以票控款,支出直达终端”的模式及三资监管“二二三五”的工作模式,真正做到了财务人向财政人身份转变,做到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发挥财政监督主体职能的要求。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 2019年9月1日,正值周末,他年近90岁的老岳母因病卧床不起,急需送医治疗。而恰巧当天又是他的帮扶户柯玉雪考上随县一中入学报到的日子,由于10年前,柯玉雪的父亲在外打工时遭遇了车祸,造成下肢瘫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柯玉雪的母亲后来又撇下年幼的女儿和瘫痪的丈夫出走,只剩下父女二人相依为命,所以谁来护送柯玉雪到学校如期报到成了一个问题。
王和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果断放弃了先送岳母进医院治疗的机会,和村干部一起先把柯玉雪送到学校,并把柯玉雪家中的特殊情况给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进行了沟通,临走时又塞给柯玉雪500元钱,叮嘱她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等把柯玉雪安顿好之后,王和兵又匆匆赶回家中,将生病的岳母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从这些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和平把一生全部奉献给了财政事业,因为他热爱着这份事业,无怨无悔。他的口头禅是:财政人,财政情;我骄傲,我自豪。作为财政人,他誓言不忘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继续把财政精神的美丽系数和财政情怀的幸福指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