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是:

打通“点石成金”的绿色通道

2022-4-19 09:31| 发布者: 宁宁| 查看: 594| 评论: 0|来自: □ 湖北日报

□ 湖北日报评论员 余姝满

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风景成产业……近年来,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探路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焕发新的活力。

乡村有着优质的生态环境、自然禀赋,乡村旅游是带动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

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曾被戏称为“鄂州西伯利亚”,足见其偏远。如何激活这些“沉睡的资源”,让好山好水生金,打通天然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的通道,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愈加迫切。在乡村振兴中,不少地方都有着“偏远的烦恼”,但偏远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发展机遇,越是偏远的地方,往往自然禀赋越是丰富和独特,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就能发挥出特色资源的最大价值,提升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但是,“点石成金”并不容易。当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有的地方旅游开发还停留在初级的观光、采摘阶段,水果供给侧单一;有些地方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与乡村旅游适配度不高;有些地方没有深层次挖掘和整合地方特色,同类型、同质化的景点太多,旅游产品千篇一律;有些地方经营者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淡薄,乡村旅游产品粗制滥造,服务意识也没有跟上,切中不了市场痛点。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绿色通道,仍需要在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创新思路等方面下硬功夫。

激活乡村发展的资源,不仅有可见的生态资源,还有不可见的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与简单式、单一化的开发不同,这其中既有系统性、协调性的布局,也有综合式、立体式的打造;既要立足于自身特色的客观性,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然禀赋中打造新亮点,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才能大大增加生态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乡村振兴需要不断更新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不仅对准市场需求,还要在产品策划、品质提升和文化创意等方面发力,不断延长乡村产业的价值链,打通“点石成金”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将优越的自然资源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随州市迎宾大道108号 | 0722-3593065
鄂ICP备19019675号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