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 |
|
□ 湖北日报评论员 余姝满
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近日,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重申并严格“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这一监管红线,体现了进一步为未成年人创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决心。
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新业态迅速兴起。但欣欣向荣的背后,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多发频发,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直播、参与打赏,偷父母的积蓄花掉几十万、几百万打赏主播的闹剧频出,严重扭曲了价值观和世界观,损害了这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行有所止才是负责任的体现。审视此次《意见》,监管措施更具针对性、更加细致严格。对“礼物”购买、打赏榜单、PK惩罚等做出明确规定之外,还给出了详细的要求。“严格落实实名制”“加强主播账号注册审核管理”“严格内容审核把关流程”,都在强调平台要时刻绷紧保护未成年人这根弦,在功能设计、流程审核各方面做到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及时补牢管理漏洞,真正实现“管得住”“管得牢”。
这一代青少年出生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并不是中断未成年人与网络世界的来往。《意见》提到,鼓励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监护人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技术层面的限制、常态化的督导检查、细致具体的惩罚措施,实质上对广大青少年是一种保护。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让其成为开阔眼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找准未来的坐标。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