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 |
|
□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阅读提要
治国必先治水,治水才能兴邦。守江河安澜,护一江清水,不仅是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责任,更是对整个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
近日,省委主要领导赴荆州调研时强调,要牢牢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的底线,扛牢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
治国必先治水,治水才能兴邦。中国历史几乎是一部治水史,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荆楚儿女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水安全是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湖北作为一个湖库大省,作为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必定要承担更多的水责任。守江河安澜,护一江清水,不仅是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责任,更是对整个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
5月1日起,湖北正式进入汛期。防汛,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法,也明晰了防汛抗旱的总思路。在中国悠久的治水历史中,出现了都江堰、战国渠、灵渠、大运河等伟大工程,古人的智慧,既懂水之患,又利水之便,实现从“堵”到“疏”、由“疏”到“导”,这也启示后人,由被动防范转变成主动治水,刚柔并济,才能长久安澜。
水环境,容纳着一座城市发展的潜力和资本。水环境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产生活中涉及到的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对水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出新课题。污染物增多,错综复杂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大幅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当前,我省全面推进河长制,所有河流都有“河长”管,实现了河流、湖泊全覆盖,水环境明显改善。统筹发展与安全,从被动式“污染防治”转变为主动式“环境管理”,平时下足绣花功,才能提升水生态幸福感。
江河连通,云水襟怀,水是连通的、流动的,进一步做好“水文章”,离不开坚持系统观念。治水需要有全局理念和一盘棋观念,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水的“脾气”是无常的,有时静水流深,有时风高浪急,跟水打交道,我们需要有深谋远虑的忧患意识,也要有以利长远的深层考量。只有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有机结合,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规划,全面协同,涵养防汛救灾的战斗策略和人水共处的战略思维,在实践中进一步筑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底线。
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因势利导、因事而制。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防汛抗旱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切实扛起保护“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以江河为弦,弹奏好一曲水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浩荡长歌。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