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心手相牵的真情;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
两年前,全国4.2万名医护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湖北,他们用生命和汗水筑起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今年,新一轮疫情在上海、吉林等地蔓延,牵动着湖北人民的心。
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今年4月至今,湖北千余名医护工作者驰援沪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殷殷嘱托,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展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在省直机关开展“致敬英雄 争当先锋——向我省驰援沪吉医护人员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向援沪吉医护人员发一封慰问信、组织一次青少年读书活动、援助一批物资、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召开一次故事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向我省驰援沪吉医护人员学习,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
出征——
“既是回馈,更是真情”
疫情就是命令!
有召,必应!支援的号角一吹响,湖北千余名援沪吉医疗队员火速驰援。
集结,出征。
“用我们的行动,来回馈吉林人民两年前给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大家把湖北人民对吉林人民的深情厚谊都带过去。”3月17日,湖北医疗队193人赴吉林支援抗疫,出发前,省卫健委副主任张定宇向队员们发出动员。
不到12个小时,湖北援吉医疗队就完成了人员调派和物资准备,3月17日早晨从武汉出发,经过12小时2100公里的跋涉,湖北援吉医疗队当天晚上抵达长春。
4月6日,湖北再派300名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医务人员支援吉林省,主要承担长春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
“2020年吉林人民援助湖北的真情,湖北人一直铭记。这次支援吉林,带着沉甸甸的感恩心而来,助力吉林早日战胜疫情。”湖北省援吉医疗队队长徐健说。
再集结,再出征。
同饮一江水,再续战疫情!4月2日,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张欢看到医院组建援沪医疗队通知后,虽然家中母亲眼疾初愈,父亲虽病情稳定但还需要持续化疗,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人照顾,心里有些忐忑,但还是立刻跟科主任请缨参战,最令张欢感动的是,家里所有成员都给张欢援沪投了“同意”票。
4月3日,湖北援沪第一批1000余人方舱医疗队和200余人核酸检测队在武汉集结,由省卫健委带队前往上海支援。
“武汉人民知恩图报,此次出征既是回馈,也是真情。”当天,湖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临时党支部书记、医疗队领队沈波说。
“两年多前,武汉抗疫时,上海曾以无私大爱帮助武汉渡过难关。如今,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驰援上海,全力以赴。”同济医院援沪医疗队领队、该院副院长白祥军说,接到援沪通知,大家纷纷主动报名、请战,53人的团队很快组建完成,连夜备齐医用防护装备,待命出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特殊的出征,只为同心协力、共同抗疫,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同胞情再次奔涌。
战斗——
带去“武汉经验”,全力救治患者
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更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核酸采集,他们通宵达旦战斗有力——
湖北援吉核酸检测医疗队有173名党员,为更快、更精准地开展工作,湖北援吉医疗队成立1个临时党总支和4个临时党支部,党员们身先士卒。
仪器24小时不停机,人员3班至4班倒……在长春工作40余天,湖北医疗队累计检测核酸70余万管,近500万人份。“此次工作非常紧张,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完成任务,队员们都是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工作。”徐健说。
来不及好好休整,湖北省第一批援沪医疗队迅速投入到上海市多个核酸采样点。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程芳,辗转多个小区进行核酸采样,她说:“牢牢守护健康,尽我所能,为上海抗疫做一点工作。”
援沪40天,1000多小时,240多万管……207名来自湖北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的成员们,用夜以继日的坚守,为上海抗疫贡献湖北力量。
方舱医院,他们事无巨细温情守护——
4月6日下午2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医疗队进舱接管上海新国博W1舱,作为组长单位,与武汉市5家兄弟医院共同管理B区440张床位,病人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包括5对亲子患者。进舱后,医护们不仅负责病患的医疗救治,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导和心理康复保健,同时密切关注儿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来之能战。”省妇幼保健院医疗队队员冯同富,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在方舱医院“身兼数职”,查房、诊疗、沟通、协调、排班,一样不落。同时,调动党员患者积极性,带领他们适当开展各项志愿活动。
“这一次,我们把武汉的战疫经验带了过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新国博方舱医院W3舱执行院长李志强说。
如何让方舱更有温度?在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W2舱,援沪医疗队队员中硕士、博士较多,队员周莹、董水林和蒋玲,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孩子们做功课。
“夜色里的光,让人暖心安心。沿途‘上海加油’的主题灯光秀,更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疫情防控工作充满坚定的信心!”湖北省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在返回驻地的通勤车上写下感言。
重症救治,他们倾囊相助共克时艰——
在湖北省第三批援沪医疗队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颇为引人注目:同济医院重症救治团队。
“这是在2020年武汉抗疫中的精锐力量之一。”第三批湖北援沪医疗队领队、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副院长祝伟说。
白天,医疗队员到病区进行救治;深夜,祝伟还要组织湖北各家医院医疗组、院感组、护理组、后勤组线上开会,进行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院感流程梳理等……
“我们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和盘托出,又和上海本地的救治意见不谋而合,我们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祝伟说。
在众多援沪医疗队中,来自武汉的医疗队被网友称为“热干面”和“生煎包”的双向奔赴。“在武汉疫情期间,上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一名援沪的武汉医疗人员表示,虽然辛苦,但援沪医疗队员们都坚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感动——
“你们是湖北人民的骄傲,和平年代的勇士”
“辛苦啦”“一路平安”……4月25日,长春市欢送襄阳市、十堰市医疗队班师回营,欢送仪式现场,大家依依惜别,合影留念。
在长春,湖北医疗队队员收获了温暖。“连夜包饺子,感恩的手语舞,特意为我们绽放五彩的灯光……”襄阳市医疗队领队宋俊说,在护卫长春人民的同时,也为热情的长春人感动着。
在上海,湖北援沪医疗队员们努力“更快些”的同时,也感受到别样的“上海温度”。
在上海市长宁区,一名老人患病,身体不便,武汉市汉口医院医疗队队员爬楼上门采集核酸后,老人的老伴感动落泪,反复说:“辛苦了,辛苦了,那么远的路来!”
“大白姐姐,我舍不得你!”4月12日,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亲子舱首批患儿出院,牵着武汉儿童医院援沪医疗队崔琳的手,一对小兄妹依依不舍。
“你们是湖北人民的骄傲,和平年代的勇敢战士,相信每一个方舱里的病人都会感受到你们给予的温暖和力量!”4月18日,来自湖北省荣军医院援沪医疗队,收到一封患者手写的感谢信。
“我们在防护服上贴的‘湖北省中医院’标识被舱里的叔叔阿姨们看到后,得知我们远道而来,纷纷招手向我们表示欢迎,那一声声的感谢,暖到了心底。还有不少病人主动帮忙分发饭菜。”护士万好平说。
致敬——
学习英雄 奋斗前行
白衣执甲出征、同心驰援抗疫,他们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逆行者,是新时代无私无畏、挺身而出的英雄。
4月21日,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在省妇幼保健院举行“向我省驰援沪吉医护人员捐赠物资仪式”,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处通过湖北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湖北省物流协会、湖北省商标协会、武汉市食品工业协会等一批社会组织向在汉企业募集到价值约60万元的生活物资,参加驰援抗疫的省直属医院和医护人员家属代表接受了捐赠。
5月17日,“省直机关抗疫最美家庭”揭晓,省第三人民医院林双宏家庭等6户援沪援吉医护家庭入选。他们传播爱国爱家、忠诚履职、甘于奉献的优良家风,弘扬相亲相爱、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家庭力量。
5月22日,省直机关团工委、省直机关妇工委联合省地质局团委、省卫健委团委、省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团委在湖北地质博物馆举办“致敬英雄 争当先锋——关爱我省驰援沪吉医护人员子女研学”活动,40余名驰援沪吉医护人员子女和家属参加活动。
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英雄。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号召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向我省驰援沪吉医护人员学习,学习他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情怀,不惧安危、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不怕困难、不计得失的责任担当,连续奋战、敢于胜利的顽强作风,凝聚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