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 |
|
□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阅读提要
战争年代,保卫和平,他们舍得了命;建设时期,为民服务,他们吃得了苦。他们不愿带着英雄的光环过一生,淡泊名利、朴实纯粹,立足岗位、为民造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电工退休、勤恳一生、满身伤痕,一位普通耄耋老人会有怎样的传奇人生?
湖北孝感95岁的谈铁勇老人,直到6月8日离世后,他的子女在整理遗物时才意外发现:原来在普通电工岗位上干了一辈子的父亲,是上甘岭战斗英雄,多次立功,还成为当时战地记者报道的英雄典型。被老人用针线缝着的文件夹中,珍藏着中朝两国颁发的立功受奖证书、奖章,一张剪报以及缴获的美军避弹衣碎片等战场纪念品。
时光荏苒,功勋依旧。这位深藏功名66载的老人,年轻时为国出征,担当炮兵前沿观察员,成为“指挥员的千里眼”。在上甘岭青石山战斗中,谈铁勇主动要求伴随步兵出击,用电台向炮兵指示目标,创造了炮兵前出观察的突出范例;在一次侦察行动中,遭遇美军炮击,谈铁勇右耳被炮火炸聋失聪,成为31人小分队中唯一幸存者……这段浸透着血与火的光荣历史,透过一个个褪色的老物件,又重现在我们眼前。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最惨烈的战役。上甘岭的军功章凝聚着鲜血和生命,是对战士忠诚英勇的无上褒奖。深藏功名,默默奉献,放下战斗英雄的光环,谈铁勇选择重新当一名普通人。在谈铁勇心里,看重的不是身份、地位,而是能为党和人民做一点事,即使是普通的电工岗位,也要勤勤恳恳干到底。退役后他原本分配在北京,却主动要求去艰苦的地方。“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度假享福的”,朴素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退役老兵初心不改的本色。上了战场,保家卫国,誓死捍卫阵地;下了战场,把普通岗位当成自己的“阵地”。经历过枪林弹雨,贡献于祖国建设,这份赤诚与纯粹闪耀如初。
从张富清、葛士田、张文魁,再到谈铁勇,一位位老英雄深藏功名的感人故事,组成了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群像。战争年代,保卫和平,他们舍得了命;建设时期,为民服务,他们吃得了苦。他们不愿带着英雄的光环过一生,不想给党和国家添麻烦,而是用奋斗、奉献继续完成着战友们未竟的事业。淡泊名利、朴实纯粹,立足岗位、为民造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一束无名小花被谈铁勇珍藏至今,它是上甘岭阵地的英雄花,是一种精神象征。这朵花一路陪伴谈铁勇,走过数十载人生,尽管枯萎,但花姿傲然。心中始终装着不灭的信仰,怀揣为祖国、为人民牺牲奉献的热情,这些老英雄、老党员,就像一朵朵永不凋零的英雄花,注解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信仰追求。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