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 |
|
□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阅读提要
防汛形势瞬息万变,丝毫懈怠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坚决守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将“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提到首要位置,才能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7月4日,湖北省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据预报,7月4日至5日,鄂西北东部、鄂西南东部、江汉平原、鄂东北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湖北江河湖库众多,防汛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近期,我国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强降雨天气,唯有时刻绷紧防汛抢险救灾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充分准备,制定科学预案,全力以赴迎汛战汛。
防汛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关乎千万农户的收成,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与水的长期较量中,湖北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预报预警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江河湖库抵御洪水的能力,不断筑牢防洪减灾体系。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日前召开的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务必全面彻底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务必做好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务必坚决守好重点防线,务必扎实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务必筑牢责任堤坝,正是对各地的防汛提出明确要求。
防汛之功必作于细。湖北境内山川河流纵横交错,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防洪形势各不相同。如何结合各地实际,将防洪部署落实、落细,直接关系到防汛工作的效果。坚持系统观念,深化区域、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实现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支干流互动,才能形成高效的防汛调度体系、科学指挥体系。在河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隐患排查上,坚持科学手段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才能尽可能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把防汛链条上的每一步工作做细、做到位,才能让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堤坝坚如磐石。
一部湖北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治水既要有应急之举,更要有谋远之策。水的问题,表象在江河湖库,根子在流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决守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并将“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提到首要位置。“底线”二字,足见流域安全在湖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着眼于守住水安全底线,湖北将在确定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单元”,科学谋划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等多方面着力。从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高度,坚持统筹规划,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抓根本、治根源,才能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暴风骤雨、防汛救灾是一场严峻考验。要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预估得更全面一些,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百战不殆的斗志,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