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是:

“钢铁长子”继续烛照征程

2022-7-5 09:24| 发布者: 宁宁| 查看: 670| 评论: 0|来自: 湖北日报

□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正式揭幕。

一号高炉书写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也记录着市民的奋斗史。纵横的钢架、错落的厂房、斑驳的墙面,运输原料的小火车来回奔忙,一组雕像展现了炉前工迎接高炉出铁的姿势,重现当年的艰苦奋战……这里曾经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被称为“新中国钢铁长子”,一幕幕场景叙事,承载着沉淀和淬炼后的历史印痕。

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工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一号高炉炼造的不仅是新中国的“钢筋铁骨”,更是坚韧不拔的志气和追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忧虑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当时,新中国人均钢产量2.4公斤,全国一年的产钢量只有15.8万吨。一号高炉建成,日产生铁就达2000吨以上,年产量可达75万吨,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自立自强的时代印记。

如今,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一号高炉,是湖北武汉承担工业强国使命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北武汉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再一次强调了自立自强的紧迫性。当年的那些奉献和追求,不仅没有褪色,还要继续焕发出全新光彩。

使命完成,荣光永不谢幕。这些伟大的精神遗产,不只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纵使前路迂回崎岖,奋发图强的精神谱系必将继续烛照征程。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随州市迎宾大道108号 | 0722-3593065
鄂ICP备19019675号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