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 |
|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近日发布的2022全国百强县榜单显示,我省仙桃市、大冶市、宜都市、潜江市、枣阳市、枝江市、汉川市、天门市等8个县市入围百强,入围数量居中部六省第一。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我国经济版图中,县域的地位举足轻重: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经济总量占全国近40%。“百强县”是县域经济的优秀代表,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每一个入围名额都具有沉甸甸的分量。我省8个县市上榜全国百强县,折射出这些县市应对外部不利条件的强大韧性,显示出我省县域经济呈现出“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
县域强,则湖北更强。入围百强县这份耀眼的成绩单里,凝聚着每个县市克难奋进、真抓实干的心血。近40年来精织“一块布”,仙桃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主动承接“光芯屏端网”产业发展,潜江不止于深耕一只小龙虾,还在“芯”动力上大做文章;当“棉乡”荣光因形势变化而成为沉重包袱,天门在“转型”发展上狠下功夫,加速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百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连年增强,占整个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数据显示,经济强省拥有更多的百强县,更多百强县的省份综合竞争力也更强。从进位幅度来看,与2021年相比,排位前进5位以上的县域中,湖北省占据6席,大冶和仙桃进位最多。从整体排名来看,我省入围的8个县市均在60位开外。巩固优势就要乘势而上,暂时落后更要一刻不松,让上榜数量更多、发展质量更优,才能真正形成你追我赶、更上层楼的生动局面。
纵观国内经济较发达县域,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发展产业壮大县域经济。要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就要跳出传统的县域思维,在更大的坐标系内审视自我,从更宽的视野里提升自我。全国百强县评比是一个综合体系,位列百强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步都要走稳当、走扎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强县工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奋斗蓝图中,以实施强县工程为契机,拿出“赶考心态”,从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尊重规律、因势而为、有的放矢、重点突破,一定能不断培育出更多“百强县”“千亿县”。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