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是:

将中国式浪漫写满苍穹

2022-7-26 09:02| 发布者: 宁宁| 查看: 777| 评论: 0|来自: 湖北日报

□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阅读提要

只有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不断提升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书写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乐章。

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成功进入太空。7月2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航天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向未知的宇宙迈进。问天实验舱具备核心舱多个关键系统的备份功能,对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意义重大,多项创新技术在我国航天器研制历程当中屡创新高。作为我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三部分组成,是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主动飞行器。“首个”“最重”,极具分量,生动诠释了一代代航天人顽强拼搏、挑战极限的崇高奋斗精神。

相比其他型号的航天器,空间站的设计建造研制周期更长,风险挑战更多,更要有扎根蹲苗的耐心毅力,更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持坚守。两个体重超过20吨的大家伙,要在太空中成功完成移行换位,负责人直言为此两年都没睡好觉;光是问天实验舱的交会对接和两舱一字形构造的一个任务,故障模式对策就有将近4000条;为了找到最稳定可靠的飞行姿态,模拟仿真做了成千上万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越精细的任务,越需要强大的科研实力做支撑,千万条的应急预案,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充分预判,看似下的“笨功夫”,实则体现的是强大的科研基础能力、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

在问天实验舱的相关配套中,还有不少“湖北造”:消氢点火装置点燃火箭发射“第一把火”、为问天实验舱提供密封安全防护、助力空间站实现分钟级任务规划……无数幕后英雄的呕心沥血,汇聚成了托举火箭升空的熊熊火焰,每一次进步,都代表着人类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每一次开拓,都代表着我们能在无垠的浩瀚星空中走出更远。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之一,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忧患意识与超前布局,是我国航天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密码。间不容发的危机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让航天人的脚步不断加速。“天问”探火、“嫦娥”揽月、“神舟”飞天、“羲和”逐日,重大航天工程成就举世瞩目,中国航天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大声量。只有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不断提升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书写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乐章。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那一幕幕令人激动的画面,一次次让人自豪的成功,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新速度、新精度,将中国式浪漫写满苍穹。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随州市迎宾大道108号 | 0722-3593065
鄂ICP备19019675号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