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张清、通讯员孔双健)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再创佳绩——近日从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获悉,在2020年度全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我市被评为优秀等次,河湖长制多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将我市推荐的曾都区,作为2020年度河湖长制拟激励对象报省政府,日前已获批准。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以省定目标河湖长制考核为抓手,精心谋划,强力督办,推进整治,全力开展碧水保卫战“攻坚行动”,推动河长和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着力解决河库突出问题,促进水域环境面貌和水体水质持续改善,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坚持以上率下、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对河湖长制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全市四级河长常态化巡河,聚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年11名市级河长共巡河73次,其中市级河长巡河50次,全线巡河43次,发现和解决问题117个;65名县级河长巡河516次,解决问题385个;乡镇级河长巡河1652次,解决问题817个。将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对县(市、区)目标责任考核,连续三年对县(市、区)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进行考核。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河库综合治理攻坚。我市根据省总河湖长4号令,印发了《随州市开展碧水保卫战“攻坚行动”责任清单》,明确全市26项贯彻落实任务清单,并将每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成立7个暗访组,常态化开展巡河暗访,全年交办暗访河库“四乱”问题60个,向水利部上报“四乱”问题26个,全部整改销号。坚持每季度河湖长制督查、市级河流跨县(境)断面水质监测与通报、县级河长巡河履职情况通报、暗访发现问题交办通报,不断完善“四个一”工作制度并向基层延伸。
群策群力治水。市河湖长办、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多次开展全流域水环境调查,督促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清除一批河道“四乱”问题。
市水利和湖泊局加快推进白云湖水环境提升工程、㵐水梁家桥水生态连通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小水电整治、水库生态泄流、水库河道筑坝拆除、河道非法采砂整治;市住建局完成城区14个黑臭水体治理销号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结合中央、省环保督察,大力推进碧水攻坚战;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长江流域重点区域禁捕,收缴拆解四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渔船2171条;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委结合各自职能,开展涉河涉水生态环境案件查处、河流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城乡综合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2020年,全市263条河流、705座水库、20个小水电站、6个大中型涵闸、4个大中型灌区、1个大型泵站划界工作全面完成,确权工作进入发证阶段;复核小微水体69465个,全部落实了“一长两员”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完成了城市小微水体整治,完成60%以上农村小微水体整治。
加大宣传培训,引导全社会参与河湖共治共享。全市遴选命名了一批示范河库、示范县、示范河湖长联系单位、示范河湖长人物、示范工作人员,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成果29个,命名市级示范成果33个,命名县级示范成果30个。开展河湖保护志愿行动,全方位开展河湖长制宣传,重点对市级河长领责的10条河流进行专题宣传,展示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河库生态环境改善情况,发送公益短信22万条,引导全社会保护河流。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河湖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把“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提升全市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建设幸福河湖”作为工作目标,强化协调,不断深化河长履职尽责,科学编制、优化完善“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加强河流联防联控和河库空间管控,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小微水体治理,加快推进河湖长制信息化建设,加大河湖长制宣传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河库社会共治,以良好的河库生态面貌、河湖长制工作新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