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余姝满
据半月谈报道,梳理近年来各地纪委监委通报的案件,发现不少年轻干部贪腐案件涉网,需要高度警惕。
为追求网络世界的刺激和虚荣,而在现实中贪污腐化,是一些年轻干部贪腐的突出特点。他们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无节制充值;有的热衷于网络直播疯狂为主播打赏;有的迷失在网络赌博中债台高筑;有的疯狂网购奢侈品追求享乐……最终无一例外地走向挪用财政资金、套取惠民惠农补贴、贪污侵占公款等违纪违法道路。今年初,电视专题片《零容忍》中披露,安徽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95后”干部张雨杰,3年间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而他走上“不归路”的最初缘由就是沉迷网络游戏,用公款在网上充值买游戏装备。
近年来,年轻干部“涉网”腐败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内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节节败退,也有外在监管层层弱化,甚至失守。虚拟世界带来的虚妄快感,让不少年轻干部落入“因赌而贪”“以腐养游”的泥淖之中,最终一步步滑向自甘堕落的深渊。在腐败手段上,有的年轻干部善于利用电子理财、数字支付等方式来掩盖不正当收入,有的甚至利用技术手段窃取计算机办公系统后台文件,让贪腐行为的专业性更强、隐蔽性更高。
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监督机制就要进一步加强力度、加大覆盖面,不给腐败留下盲区。防止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监督关口前移的同时,更要把好自律关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自己管不住自己,再缜密的监管机制也兜不住无限膨胀的贪欲。
8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坚决打击对新冠肺炎康复者就业歧视的紧急通知”,表明了坚决打击新冠歧视、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的态度。
近期,部分企业招工广告上明确要求“历史无阳”,部分地方还出现滥用“健康码”等检测查询工具,让一些新冠肺炎康复者在求职时遭遇歧视,这是对新冠康复者的二次伤害,也严重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多些互助、多些包容,切实保护好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凝聚起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
(文/余姝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