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能否精准化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很多时候非企业一方力所能及,它更需要地方政府拿出足够的诚意和魄力,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源保障。农民工在一地的就业体验,反映的是当地真实的就业环境和用工生态。当一个个外省打工人能心悦诚服地对当地就业环境竖起大拇指,这应该是一个地方发展潜力和实力的有力证明。
据2月14日新华社报道,元宵节后,不少农民工为找工作发愁,而在江西,不少农民工年前就在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填报了包括求职意愿及专长等的就业信息,如今已成功在相关企业上岗。这得益于去年12月该省上线的“农民工地图”,它在共享多部门政务数据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入户调查+自主网上填报”的方式,为全省近1300万名农民工建档立卡,精准推送岗位信息。
工作好不好找、收入稳不稳定,直接关乎农民工的“钱袋子”。一直以来,只掌握企业端需求、难摸清农民工求职意愿,开展精准服务难,是困扰就业服务部门的一个难题。如何更好地在农民工求职和企业用工间牵线搭桥,是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工作的重点。
江西人社部门推出的“农民工地图”可谓技术赋能农民工求职的一次创新,一定程度有望改变“企业喊缺人却应声寥寥、农民工待业却求职无门”的尴尬。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工,平台就可以对具备相应技能的求职者发起邀请,供需两端及时、精准对接,让农民工求职不迷路,为其缩短了求职空窗期,也为企业节约了招聘成本,提高了招聘效率。
“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的“双向奔赴”,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保障的一个缩影。2022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门公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从允许失业农民工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到加大零工信息归集推介力度、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机制,再到有序组织线下招聘活动、优化“互联网+就业”线上服务、禁止企业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在逐步将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的大网织密织牢。
一些地方积极行动。有些劳务输出大省着力培树劳务品牌,借助品牌效应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有些地方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原则,为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便利,不仅深挖当地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用工潜力,而且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开发更多乡村基层服务管理岗位,等等。
诸如个人医疗、子女托育、赡养老人等方面的顾虑能否被妥善纾解,成为近年来影响不少农民工外出务工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据报道,近日,面对贵州有女工“能否带娃打工”的诉求,浙江“招工团”给出了可以帮助解决、不让孩子留守的承诺。相信类似这样的暖心政策会大大提高一地招到更多务工者的概率。
能否精准化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很多时候非企业一方力所能及,它更需要地方政府拿出足够的诚意和魄力,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源保障。某种角度上说,农民工在一地的就业体验,反映的是当地真实的就业环境和用工生态。当一个个外省打工人能心悦诚服地对当地就业环境竖起大拇指,这应该是一个地方发展潜力和实力的有力证明。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眼下,各地正加紧复工复产。一张“农民工地图”展开的,是在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上的精心布局。期待各地能出实招、用实劲,在规范用工制度、提升用工效率、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打造高质量的就业环境探索更多宝贵经验,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