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是:
随州市总工会 网站首页 维权案例 查看内容

多人异地且老板避而不见,工会介入成功维权

2025-9-9 17: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 评论: 0

近日,在市总工会的帮助下,13名劳动者二十多万元欠薪有了着落,其中,5名外省籍务工人员无需来到随州,问题也一并得到解决。

2025年7月底,13名劳动者相继来到随州市“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申请处理与某建筑公司的劳动争议,核心诉求为建筑公司拖欠2025年两个月工资。

经了解,13名劳动者中,有5名来自甘肃、河南等地。他们于2025年3月入职该建筑公司,从事电焊工、杂工等工作。建筑公司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工资由工程总包方代发。

7月底,建筑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向13名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但以“项目尾款未结清、亏损严重”为由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此外,劳动者离职后多数返回户籍地或前往其他地区务工。与此同时,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一直联系不上。

根据劳动者提供的证据进一步核算,13名劳动者被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共计25.3万元。经联系,建筑公司拒不明确支付时间,负责人避而不见,代理人多次推诿。

为尽快化解争议,针对实际情况,工作室一方面启动“线上+线下”联动调解模式,为外地劳动者开通视频调解通道,建立微信沟通群实时同步调处进展,缓解其焦虑情绪,收集核实身份信息、银行卡等材料;并安排本地志愿者协助整理劳动合同、工资代发流水、社保缴费记录等关键证据。另一方面,多渠道联系建筑公司负责人,通过宣讲普法,促使法定代表人出具全权代表委托书,并明确承诺“不再拖延”。

调解过程中,建筑公司仍以“资金周转困难、业务严重亏损”为由提议分期支付,而外地劳动者因担心“分期后再次失联”,坚决要求一次性结清。

调解员向公司明确指出拖欠工资的违法性,公司将面临强制执行、信用惩戒等后果;同时向劳动者说明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经仲裁委审查确认后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以消除其“拿不到钱”的顾虑。最终,双方就支付方式达成共识。

最终,为期三天的调解取得圆满结果。9名劳动者现场签署调解协议,4名无法到场的劳动者,由工作室通过邮寄协议书的方式完成签署。建筑公司承诺26个工作日内,将全额款项一次性转账至劳动者个人账户。仲裁委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审查确认。

 

版权所有:随州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随州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随州市迎宾大道108号 | 0722-3593065
鄂ICP备19019675号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

 
返回顶部